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

 

刘昕晖教授课题组简介

 您当前的位置:

刘昕晖,男,中共党员,工学博士,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吉林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吉林大学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,吉林大学工程机械电液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,吉林大学安防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所长,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,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挖掘机械分会副理事长,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副理事长,中国工程机械学会 铲土运输机械分会副秘书长、常务理事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委员,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委员,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,《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 Engineering》(机电液工程学报)杂志编委,《机床与液压》杂志(英文版)编委,《液压与气动》杂志 编委,《液压气动与密封》杂志编委,《机械设计与制造》杂志编委。
主要研究方向:流体传动及电液控制、工程机械液压传动、工程机械电液控制、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节能技术、工程车辆机液复合传动技术、工程车辆机电液联合仿真、液压系统测试及数据分析及处理、国防应用技术等。

吉林大学刘昕晖教授课题组以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为核心,以电液控制及仿真技术研究为突破口,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的领域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解决企业技术难题,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成为特色鲜明的研究机构,并在工程机械电液控制领域形成综合优势和特色。课题组目前共有成员12人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6人,副高级职称,2人,中级职称1;10人具有博士学位。研究所成员长期从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,人员年龄结构、专业知识结构合理,技术力量雄厚。课题组近五年来,研究所科研到款总经费达到1200余万元,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863计划项目“面向复杂非结构地形具有2自由度铰接车体的轮式机器人”;国家863计划项目“ZL50G机器人化装载机”;国家发改委项目“ZL-80G智能化装载机开发”;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“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节能汽车研究”;吉林省科技厅项目“铰接工程车辆线控转向技术研究”;“211”工程建设项目“越野车辆电液比例控制试验平台”等多项省部级项目。与徐工集团、柳工集团等国内著名工程机械生产厂紧密合作,完成多项合作项目,获得企业的高度评价。

科研条件:

课题组自有实验室两处,面积共600多平方米,实验台地基40平米,拥有德维创(DEWETRON)数据采集仪1套,波普数据采集仪2套,高压液压泵柜2部,配备车床、多功能铣床、钻床、电焊机等多部机械加工设备,正版AMESim仿真软件1套,50装载机1台,混凝土罐车1台,具有二自由度铰接车体轮式越野车辆一台,陀螺仪一台,能够部分满足各类项目实施的基础硬、软件条件。 除课题组自有实验设备外,课题组所依托的吉林大学机械电子学科,拥有车辆电控系统试验台、遥操作力反馈机械手实验台、越野车辆电液比例控制试验平台、液压系统节能控制实验台、计算机成像车辆驾驶模拟器、遥操作力反馈操纵手柄实验台、车辆传动实验台等与本申请项目有关的实验设备;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(原汽车动态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)拥有平板式多功能轮胎特性实验台、高速轮胎摩擦特性实验台、汽车转向特性测试台架、汽车整车转动惯量测试台架、汽车底盘控制综合实验台,以及必要的汽车整车场地试验必备的试验仪器和分析设备。